台灣就業通網站不應該只是政府版 104 人力銀行
已經有 104 人力銀行、Yourator 網站, 那政府的台灣就業通網站有什麼競爭力?
從上次的部會訪談後,至今已過一週,在我腦中打轉的,始終是勞動力發展署科長所說的,要讓台灣就業通網站變成整合線上線下(就業服中心)的平台。我心中暗自認為這是公部門提供求職服務的重要切入點,然而自己卻從來沒有向政府尋求就業機會的經驗。抱著這個疑問,我跟組員決定前往台北就業服務處「求職」,了解民眾進入就業中心後的互動流程。我們想知道:
- 會使用政府求職服務的人,會需要什麼?
- 由政府提供的求職服務可以在哪些部分跟別人不一樣?
怯生生踏入艋舺就業服務站
依據負責台灣就業通網站的勞動力發展署科長所說,目前台北市就業服務處的業務是由地方政府管理,由勞動力發展署直接管理的就業服務處是新竹、基隆兩個地方,但我們組實在沒有太多時間與金錢可投資在往返車程,所以找了台北就業服務處。
如果在 Google 搜尋台北就業服務處,會見到網站 favicon 壓的是台北市政府圖像,而在機關介紹內的組織架構圖,則能清楚知道台北就業服務處下轄艋舺就業服務站、北投就業服務站、西門就業服務站⋯⋯等位於台北市的就業服務站們。其中的艋舺就業服務站跟台北就業服務處位在同個大樓內,只是前者在 3 樓,後者在 8 樓,今天初到現場,還沒釐清台北就業服務處只處理行政業務,真正的就業服務諮詢在艋舺就業服務處,因此直衝 8 樓,才又轉往 3 樓,一時間搞不清楚兩者差別。
幸運的是,雖然主管機關不同,就業服務員都是使用台灣就業通為民眾找工作。
格格不入的就業意向與身份
艋舺就業服務站的人數很「剛好」,雖然等待區的座位空蕩蕩,但幾乎每位就業服務員都正在面對一位民眾。而我抽完號碼牌、等待叫號,等沒一分鐘就到我了。
想有個就業諮詢服務,但在學、未經歷失業的學生身份,對負責接待我的就業服務員似乎是一個困擾。他說最常到就業服務中心的人是為了申請失業給付,雖然第二多的是找工作, 但通常是長期失業的人,我的身份看來是個極端值,只推薦我使用台灣就業通網站的適性測驗服務。
透過這個過程,大致能了解民眾到就業服務中心後,就業服務員可能執行的標準流程是:
- 判斷民眾身份,是否失業中
- 判斷年齡
- 判斷專業(透過就讀科系與過往工作經歷)
根據這三個項目的綜合比較,會提供對應的就業方案,例如我被問到是不是應屆畢業生,我回答是,就會被就業服務員判定為準備進入職場,且年齡不到 30 歲,可能適用政府的「青年職得好評計畫」,會介紹這個方案讓我知道;組員則因為就讀科系跟感興趣職缺的內容不相符,被判定為需要青年職業訓練,收到青年職訓計畫介紹。
只有就業服務員能推薦就業計畫?
由就業服務員根據民眾的背景資料,提供合適的政府就業計畫,就像是 Netflix 影片推薦系統,只是推薦的是政府就業計畫,而且變相更單純。
不像推測觀眾對影片喜好程度,需要透過按讚數、觀看數來猜測。根據的是明確的就業計畫適用條件,通常就業計畫內都會明確定義合適者的年齡與就業狀態,比 Netflix 推薦機制簡單一百倍。
但就業計畫會推陳出新,如果有新的計畫要怎麼辦?如果舊計畫被廢止或更新該怎麼辦?若考量到適用彈性,就會慶幸政府部門是以「僵化」為特性的單位,我認為這部分能翻閱過往就業計畫,了解政府會用哪些條件限定適用資格者,就用這些條件作為台灣就業通的會員註冊資料。當民眾註冊好會員後,只要有合適的政府就業方案推出, 就一並通知民眾關注。
民眾最關心如何跟政府要「錢」
被公司解雇的人是最常去就業服務中心的一批人,因為公司解僱人後, 會告訴被解雇的員工前往政府機關的就業服務處領取失業給付。這應該也是出現在就業服務中心的,大多是要請領失業給付,所以申請失業給付、各種失業期間補助是大宗。
再加上今日連續兩位受訪者,不論是中年代業者,還是應屆畢業、初入職場者,都很關心申請政府補助款,認為這時候除了找工作外,最需要的就是錢。
我大膽認為除了推薦政府就業計畫該線上化外,讓民眾有辦法在網站就能申請失業給付或補助,也最需要被納入台灣就業通服務,或台灣就業通最需要優化的服務。這才是由政府提供就業服務的意義,不然當職缺數量、職缺質量、使用便利性都比不上企業經營的人力銀行,台灣就業通若無法放大「政府」二字背後的資源,以節省納稅人的錢為出發點,台灣就業通就沒有繼續運營的理由。